30 岁后的友谊,重质不重量!

随着年龄增长,你是否觉得朋友越来越少?其实不只是你,几乎所有人都一样,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问题。在30岁后的友谊重质不重量,生活将会更加快乐
Cornelia Wrzus的研究团队资料显示,10~24 岁人的社交圈最大,青少年平均有 9 位经常互动的朋友,到了30岁则降为7位,之后逐渐减少。因为工作、孩子种种因素,愈来愈没有时间或精力维持人际关系。
其实在30岁后,我们若从关注友谊的数量,转为质量,生活将会更加快乐。

30岁后的友谊,更该「重质不重量」
根据英国 University of Oxford 演化心理学家 Robin Dunbar 博士的研究,人类能拥有朋友的最大数量,受限于时间、精力和认知限制,大脑可以粗略地处理 150 段友谊关系。
然而这些友情,又有「亲密程度」之分。 《Psychology Today》引用一项研究,指出友谊关系的深度能分成 4 个层次:熟人、普通朋友、亲密朋友以及挚友。

1. 熟人(acquaintances)
指的是经常见到的人,你们可以一起闲聊,但只称得上是点头之交,双方没有加深联系所需的欲望或情感依赖。
2. 普通朋友(casual friends)
与你一起活动,会定期见面的人,你们之间已经有足够的了解,能称呼对方为「朋友」。例如在某个活动上,你可能会和某人特别投缘,能在活动时有说有笑,甚至在活动外的时间相约碰面,但若你们之间没了这个活动的联系,便不会特别牵挂。

3. 亲密朋友(close friends)
亲密朋友通常是从熟人开始的,双方互相欣赏、彼此信任,渐渐地开始分享更多私事,享受彼此相处的时间。简单来说,亲密朋友就是当你情绪低落,即便是凌晨 2 点接到你哭诉的电话,仍倾听、陪伴你的人。
4. 挚友(intimate friends)
挚友是一个人联系最紧密的朋友,如同你的家人般,知道你最深层的秘密,并且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或背叛你。

交朋友不容易!人这一辈子,到底需要多少朋友才够?
美国 University of Kansas 的研究人员,分析了 255 位刚搬家不到半年的成年人及 112 位大学新生,了解他们认识陌生人的过程、相处时间及后续发展,发现两个人从陌生人变为普通朋友需要 40~60 小时,再发展成亲密朋友需要 90 小时,成为挚友则需要 200 小时;两人共处约 80~100 小时后,从普通朋友变成亲密朋友的几率超过 50%,不过这些时间必须是「工作以外」的交集,如果关系只停留在工作之上,并不容易变成朋友。
想结交亲密朋友,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加上现代工时愈来愈长,疫情又促使人们花更多时间在家工作、减少外出聚会的时间,交朋友愈来愈难,那如果「少一点」朋友,会怎么样吗?人这一辈子,到底需要多少朋友才够?

《Psychology Today》引用一项针对 30~70 岁成年人所做的研究表示,每个人一生只需要 3~5 个亲密朋友,就能得到足够的情感支持;其中,拥有 4~5 个亲密朋友的成年人,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最高,拥有 3 个亲密朋友的人也相差不少。
另外,研究也指出,只要有一个人将你视为最好的朋友,你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明显高于没有的人。因此,为他人而存在,并在他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友谊地位,绝对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。
请好好珍惜身边的亲密朋友,也建议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,都别忘了持续在新的友谊中寻找快乐。
更多品质生活:物质享受愈少愈好!极简主义的5个秘密好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