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w Reading
《鱿鱼游戏》幕后制作心路历程大公开

《鱿鱼游戏》幕后制作心路历程大公开

《Squid Game 鱿鱼游戏》描述一群走投无路的人参加一连串神秘的童年游戏,争夺丰厚的奖金。全剧紧张刺激的情节席卷全球,影集一推出便大受好评,但对创作人兼导演黄东赫来说,这一路走来艰辛又漫长。这就带你一探究竟,了解《鱿鱼游戏》的幕后制作历程。


1 创作缘起

黄东赫导演最早是在 2008 年有此构想并着手编剧,他说:「2008 年我才入行不久,我那时老爱去漫画店。看了很多漫画后,我突然有个想法:何不在韩国制作一部类似漫画的影视作品呢?于是,2009 年时我就把剧本写好了。」身为电影导演的黄东赫原本想把《鱿鱼游戏》拍成电影。


2 艰辛历程

黄东赫虽然早在 2009 年便完成《鱿鱼游戏》初版剧本,但因为忙着拍摄《熔炉》(2011)、《回到 20 岁》(2014) 和《南汉山城》(2017) 等卖座电影而不得不先将《鱿鱼游戏》束之高阁,后来才有机会创作这部影集。黄东赫坦言:「这在当时可能太陌生、太血腥了吧,有人觉得剧情过于复杂、没有商业价值,所以我没拿到足够的资金,选角也不容易,努力了一年没什么结果,不得不先把这个计画搁在一旁。」


3 大约十年后

想出《鱿鱼游戏》的企划大约十年后,黄东赫终于又有机会实现当初的构想。他说道:「谢谢 Netflix 让我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,过程中毫无限制。」导演借此机会将故事扩展为影集,如今也交出漂亮的成绩单,吸引全球无数影迷。


4 美术设计背后隐含的意图

这部影集最吸睛的地方莫过于缤纷的独特美学风格,与其他生存故事完全不同。美术指导蔡炅宣表示:「我们创造的地点和场景,是为了让观众思考《鱿鱼游戏》背后隐含的意图。」超大场景加上鲜艳色彩,让观众瞬间掉入真实却又如梦似幻的世界。


5 单纯的童年游戏

黄东赫导演刻意选择能引起共鸣又浅显易懂的童年游戏,但对这些游戏的细节可绝不马虎,制作团队在每一场游戏中都下足了功夫。以大多数人应该熟悉的第一场游戏「一二三,木头人」为例,场上的机器人是参考小学课本里的某个小女孩设计而成,如此设计造成的反差,为整个场景增添不少恐怖气氛,儿时的趣味游戏,怎么变成了骇人的生死存亡之战?


6 捕捉真实情感

庞大的场景能够帮助演员表现真实的情感,黄东赫导演对此表示:「我试着模拟出真实游乐场的氛围,让演员能够更加身历其境。我认为这样的场景可以让演员的表现更加真实。」参赛者在充满童心的游乐场拼命求生,这样的对比实在教人大呼过瘾、激动不已。


7 营造怀旧感

See Also

剧中的 70、80 年代韩国巷弄是剧组耗费最多心力的场景,演员朴海秀说道:「游乐场的场景很真实,就像以前的小巷弄一样,感觉就像以前人的家门口,给人一种奇怪的怀旧和紧张感。」演员许城泰发现这些巷弄四处可见零星土堆后,也赞赏美术团队对于细节非常讲究。


8 扎根在地,放眼国际

以上元素造就了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,既能吸引全球观众,又保留韩国在地特色。剧中的童年游戏大部分是世人熟悉的游戏,有些则是韩国特有。无论观众的出身为何,剧中角色经历的人性情感和挣扎必能在许多人心中引起共鸣。黄东赫导演说道:「这是一场充满娱乐且考验人性的生存游戏。」


9 传达感伤诉求

这部影集藉由刻划成人重玩童年游戏,检视人性及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。黄东赫导演表示:「我想写一部比喻或影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,以一场极端的竞赛隐喻当今弱肉强食的社会。」但本剧并非全然压抑阴郁,观众仍可看见角色并未失去人性和希望。这些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刻画实在发人省思。

更多生活娱乐资讯:保证好看!推荐5部入围艾美奖的电视剧

View Comments (0)

Leave a Reply

Scroll To Top